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建设的建议 |
编 号:第〔66〕号 | 所属类别:委员提案 |
提案人:何娟 | 联名人:朱薇 冯万荣 严凤楠 |
但在调研中,也发现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配套资金较少,预算投入与实际所需资金差额较大,项目整体覆盖率低、推进慢,还远远达不到所有乡村覆盖的水平。二是行政村或居民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设计与实际需求不匹配。部分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落后于当地发展的速度,特别是一些以乡村旅游为特色产业的乡镇、行政村,原设计的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实际处理需求;部分地区又存在青壮年外出务工后,家中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实际污水处理量低于原规划设计处理量,设施存在闲置现象。三是对农户实施污水治理的资金补助额度较低,在立地条件差、施工难度大或家庭劳动力少的情况下,现有补助资金难以支撑完成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建设;四是绝大部分地区雨污未进行分流,雨季污水处理压力巨大,甚至造成管网故障。五是后期维护管理存在维修难、资金难、改造提升难、资源利用难等问题。 为切实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科学规划、系统建设、有序运营、规范管理,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规划,有序推进。 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性作用和基础性地位,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辖区内农村污水处理专项规划。规划的编制要结合乡镇总体规划、新村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污染防治要求等,统筹考虑农村现状与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布局、规模、标准等。要充分整合环保、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乡村振兴、住建、发改、规划等部门的政策优势和项目资源,统筹安排,合理配置项目。主动深入农户,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项目推进方面要优先考虑社会反映强烈、发展需求迫切或周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区域的项目建设。明确一批重点村和中心村,通过以点带面,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促进农村污水处理工作的整体提升。 二、整合资金,加大投入。 坚持构建以政府主导、集体补充、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让资金“聚起来”,保障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资金需求。积极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环保资金,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科学合理运用财政补助资金,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创新补助方式,提高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特别是对于立地条件特别差,建设难度特别大的区域,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进一步规范用活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调动广大群众筹资筹劳,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三、分类建设,加快覆盖。 进一步把农村污水处理与“厕所革命”深度结合、打捆建设,加快推进辖区内各乡镇、行政村、农户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全覆盖,不断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能力。建设中要明确农村污水处理标准,集中与分散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城镇周边具备污水收集能力的村庄,将城镇管网配套延伸,使其生活污水接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集中收集处理,达标排放。对15户或50人以上的农村居民聚居点,根据情况优先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兴建太阳能污水处理设备、大型三格化粪池、人工湿地等对周边聚居点农户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对居住较为分散的农户,就地就近采用“三格化粪池+微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模式,或对闲置沼气池进行改造提升再利用,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 四、合理配置,提高效能。 新建项目要根据污水量、水质特征、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等因素,合理选择污水处理规模和工艺。注重引进能耗低、易管护、后期能扩容的新技术、新产品,避免污水处理设施闲置或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便于后期运行管理。对已建成项目要实行常态化监测污水处理设施使用情况,对处理能力不足、不能达标排放的乡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要逐步完成提升改造。新建项目必须实行雨污分流,已建成项目要逐步开展雨污分流改造,逐步形成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进一步提高地表水的使用效益和农村污水处理能力。 五、完善机制,建管结合。 逐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制定村规民约,落实农民主体责任,约束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行为,提高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服务运维经费+村集体经济+辖区内经营业主付费+厕污资源利用变现+农户适当自筹”的管护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市场化管护机制,确保农村污水治理成果持续发挥作用。 |
|
审查结果:已立案 | 信息公开:是 |
交办时间:2022年4月11日 | 是否重点:否 |
督办单位:区政府办公室 区委目标绩效办 | 牵头领导:杨力彬 |
主办单位:朝天环境局 | 协办单位:区住建局 区乡村振兴局 |
关于政协广元市朝天区七届二次会议第66号委员提案的回复 |
您们在朝天区政协七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建设的建议》已收悉,我局十分重视,对您们的提案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回复如下: 一、全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12个乡镇,137个行政村(包括涉农社区),100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3065户。近年来,朝天区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因村施策、分类指导,精准施治、梯次推进,探索形成了分散户户用三格化粪池、较为集中户联户建设、闲置沼气池利用、接入城镇(集镇)管网四种模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明显。按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已纳入城镇市政污水管网的农户约2589户,已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户约3786户,已完成单户无害化改厕的农户约28674户。全区137个行政村,已完成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数量为99个,占比72%。未完成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数量38个,占比28%。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工作成效 (一)有机结合统筹推进 一是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全域新村、园区、聚集点、中心村等建设有机结合,率先编制了《广元市朝天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25)》,坚持农村污水同规划、同推进、同检查、同验收,确保了各项工程建设的统筹推进。二是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实行“清单制+销号制”,建设任务细化到乡镇、村,建立起到村工作台账,促进了该项目有效实施。自2019年开展农村污水“千村示范工程”以来,我局共向上争取专项资金2731万元,全区72%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二)“四种模式”因村施策 根据不同区域和自然条件,通过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四种模式”。一是分散农户建设。对不具备集中收集处理、污水量小的村庄和分散农户,采取建设户用三格化粪池(2个立方以上),将生活污水和人畜粪污收集到三格化粪池进行集中处理,处理后的尾水就地就近还田还地还林。累计建成三格化粪池1.8万余个。二是联户建设。对地势条件限制,又较为集中的农户(一般聚居3-5户或5-8户,最多不超过20户),集中联户建设20、50立方的中、大型三格化粪池,并通过管网将农村生活污水接入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尾水接入湿地或就近就地用于还田还林还地。全区累计建成大型三格收储池14个,联户处理池28处。三是闲置沼气池利用。对农户闲置、废弃的沼气池进行维修改造,将生活污水、人畜粪污接入到沼气池,经过厌氧发酵无害化处理后,粪液、粪渣作为有机肥进行资源化利用。全区累计改造闲置沼气池4000余口。四是接入城镇污水处理站(点)。对城镇、集镇,以及有污水处理站(点)的聚居点、中心村等周边居住的农户,就近采取污水管道接入污水处理站(点)进行处理。实行“管网收集-相对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治理,处理后的污水实现达标排放。全区累计在场镇、大型居民聚居点、乡村旅游人流集聚区配套修建污水集中处理站(点)20个,有效解决了乡镇场镇、大型聚居点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三)突出主体全力建设 采取分类实施,充分发挥建设乡镇、村、组、农户的主体责任。一是户用三格化粪池、沼改厕,由乡镇、村、组干部现场规划和指导,以农户自建为主体,建设完成验收合格后给予补助。二是联户建设农户,由乡镇、村、组干部现场规划后,以村、组干部为主体,负责农户之间的协调沟通、督促检查,以及项目管理。三是接入城镇、集镇污水处理站(点),以乡镇为建设主体,全面负责规划指导、检查验收和项目管理等,确保农村污水治理常态化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大专项资金争取力度。继续强化项目包装,积极向上争取中央、省级农村环境治理专项资金,持续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专项资金使用,充分发挥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二是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加强和农业农村、住建、乡村振兴等行业部门的协同联动,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同时,统筹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等开展综合治理,将“治污”“截污”同步推进。 三是做好后期维护和管理。健全地方为主,中、省补助的资金投入体系,落实资金保障。合理分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资金在工程建设、运维等方面占比。探索建立乡村两级环境管理机构和队伍,加强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长期有效发挥效益。 非常感谢您们对环境保护工作关心和支持,敬请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
(联系人:樊玲 联系电话:0839-8623563) |
广元市朝天生态环境局广元市朝天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广元市朝天区乡村振兴局 2023年1月9日 |
广元市朝天生态环境局 |
广元市朝天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广元市朝天区乡村振兴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