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克难攻坚,强力推进我区城镇化建设 |
编 号:第〔7〕号 | 所属类别:委员提案 |
提案人:刘明洲 | |
一、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制约。一是我区地广人稀,幅员面积大,许多村组之间相隔较远,群众以分散居住为主。加之山高坡陡,立地条件太差,发展十分受限。二是土地依赖性强。农民观念比较保守,认为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自己的最大财富,即便外出务工或土地流转也不会轻易放弃。三是部分乡(镇)规模偏小,而且人口流动大,常住人口少,因此,场镇建设很难推进。 (二)产业制约。一是传统农业萎缩,耕地闲置或撂荒现象突出。农村大部分的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缩减,农副产品深加工少,附加值低,单位面积土地收益低,农业增收极其乏力。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乡镇虽然在大力发展食用菌、核桃、魔芋、蔬菜等产业,但成规模的很少,更缺乏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 (三)制度障碍。一是城镇建设用地不够,受国家宏观土地政策的制约,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缺口比较大。二是农村集中居住宅基地缺乏,因此村民在向交通条件好的地方迁移时宅基地协调难度大、付出成本高,给村民集中居住添加了更多困难。三是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及其子女的合理流动,农民进城落户也没有完全享受到与城里人在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同等待遇。 (四)资金瓶颈。一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由于区财政收入有限,虽在财政预算中提高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例,但也只能保证部分市政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及用于偿还部分历史欠账。二是城市城镇管理缺乏资金保障。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运行管理费用大幅增加,有限的财政资金难以保证高效运转。尤其是乡镇一级政府财力匮乏,场镇运行管理费用显得捉襟见肘。三是群众购房建房自筹资金难度大。全区大部分村民以务工收入为主,受全国经济下行大气候影响,返乡创业自谋生计的人数增多,为改善居住水平,因购房建房而返贫的村民不在少数。 二、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统筹规划,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多级载体。坚持分类指导,按照“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思路加快全区城镇化规划建设。一是突出建好中心城区。稳步推进旧城区改造。按照“高容低密”的理念,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加快旧城区棚户区改造。旧城区改造已经历时五、六年时间了,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力争在2015年有重大进展,努力于本届内完成。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提高供水质量;配套完善停车场、农贸市场、防灾避险场所等公共设施。有序开发建设城市综合体,精心打造商业步行街,提升商气人气。加快城市新区建设。大力实施“南连北扩、东进西拓”工程。加快大中坝建设进度、全力推进草房沟新区和李家坝、谢坝子新区的规划与开发,建好明月峡、龙门阁两个景区,有序推进陵江西路、北出口道路、小峨嵋公园、潜溪河漂流、嘉陵江清风峡大桥建设和草房沟至吴坝遂道建设等市政工程和水、电、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凯成·尼斯商业广场等房地产开发建设力度,有效提高城市品位。二是突出建设一批乡镇集镇。抓住国家、省重点集镇建设契机,突出强化羊木—中子—沙河等重点小城镇。乡镇场镇建设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特色,羊木镇则可大手笔开发城镇综合体和工业园区建设,中子镇应在工业、农业和物流园区建设上实现更大突破,沙河镇应加快温泉旅游特色集镇建设。三是突出抓好新村聚居点建设。以“强村行动”为契机,引导农民向城区近郊、场镇周边及移民安置区逐步聚集,向农村新型社区适度集中,推动农村居民就近就地城镇化。 (二)优化产业布局,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以土地流转为前提,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推动粗放型、零散型的传统农业向集约型、规模型的现代农业转变,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促使更多农民走向村镇,从事二、三产业,加速城镇化发展进程。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围绕“聚人气、增财气、集商气”的目标,加快商贸、物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扩大需求空间,激活消费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对城镇化的反推力。 (三)拓展投融资渠道,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一是有效整合项目资金。政府要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设备的投入,积极有效地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扶贫开发、农村交通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探索多级次、多形式的资金整合路径,集中使用、提高效率。二是坚持市场化配置农村生产要素的思路,充分吸引银行信贷、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构建能够更好地满足山区城镇化建设大量资金需求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四)深化体制改革,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1.户籍制度改革。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进一步打破农业、非农业户口的界限和城乡分割的户籍壁垒。二是全面推行实施居住证制度。充分考虑地区发展差异,城镇综合承载力和基础服务能力,进一步降低进城落户门槛,进一步放开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引进人才落户限制。 2.用地制度改革。改革高度计划的用地规划制度,克服纵向行政层级依赖。建立由基层主导、积极统筹规划的用地制度,解决土地置换与用地规划脱节问题。在当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下放用地规划权力,彻底解决土地置换与用地规划脱节的问题,让城镇用地思维从被动消极地减少耕地侵占向主动积极地做好土地调整置换、农民安置、招商引资、基建扩展等各方面用地规划转变。 3.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是积极推进农村产权确权,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七权”确权颁证,深化林权配套制度改革;二是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立市、县区、乡镇农村产权综合流转交易平台;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4.行政体制改革。一是适度下放和扩大行政管理权限,切实提高重点镇的自主发展能力。积极推进区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赋予基础条件好、人气聚集强的中心城镇相应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一步下放或扩大中心城镇的行政管理权限,坚持能放则放,特别是一些法律不禁止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管理权限,原则上都可以下放给中心城镇政府。确保中心城镇在行政审批和执法权、规划建设管理权、土地收益和财政返还、用地制度、试点镇投入等方面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合理调整区域乡镇行政区划,增强中心城区和重点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以县域城镇总体规划为基础,重点将行政区划偏小、发展空间有限的乡镇并入邻近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城镇。 |
|
审查结果:已立案 | 信息公开:是 |
交办时间:2015年4月16日 | 是否重点:是 |
督办单位:政府督查室 | 牵头领导:杜林 |
主办单位:区住建局 | 协办单位:区委农工委 区公安分局 区国土分局 |
关于政协广元市朝天区五届五次会议第7号委员提案的回复 |
您提出的《坚持不懈,克难攻坚,强力推进我区城镇化建设的建议》(第7号提案)收悉。采取的主要措施回复如下: 一、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促进城镇化 (一)科学编制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新村规划等“多规合一”,科学指导城乡发展。朝天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朝天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朝天区分区规划、朝天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工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各乡镇总体规划和场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等规划已完成,规划全覆盖格局基本形成。按照《朝天区分区规划》的要求,朝天区城市功能布局为“一心、二翼、三大走廊”。“一心”为朝天中心城区,“二翼”为东翼中子片区和西翼羊木片区,“三大走廊”为潜溪河(广陕高速)、羊木河(大羊路)和嘉陵江(广陕高速)。中心城区采取“北扩西拓,南连东建,东西两翼跨越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中心城区由“四组团、两景区”构成,“四组团”包括大中坝、小中坝、草房沟、大巴口—仇坝四个城市组团,“两景区”包括明月峡风景区和龙门阁风景区,另外包括沙河,形成“一心、两翼”带全域,四位一体促发展的空间格局。 (二)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首先是交通网络体系,形成“两轴、一环”的公路网格局:两轴:广陕高速和二专线两线基本重合,共同构成朝天区公路交通主轴;大羊路(朝天—羊木)构成朝天公路交通副轴。一环:以县级道路为基础形成沙河—蒲家—西北—羊木—东溪河—陈家—柏杨—大滩—马家坝—青林—转斗—中子—平溪—曾家—麻柳—鱼洞—沙河的区域环线。其次是建设完善的供排水设施、燃气设施、电力设施、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最后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到2020年,建成泛载、融合、稳定、安全的高速传输的信息基础设施;拓展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和能力,完成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专业应用平台建设,各主要领域智慧应用全面、丰富、深入;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主要业务基本协同和逐步创新;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两化融合”基本完成综合集成应用,进入协同创新阶段,信息产业规模发展;“三网融合”不断深化,智慧应用深刻改变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二是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尽快完善城区停车场、农贸市场、运动场、防震减灾避险场所等。三是要高水平建设城市。中心城区由“四组团、两景区”构成,特别是城市建筑风格也作出了具体规定:明月峡风景区和龙门阁风景区是剑门蜀道北大门,保护传统风貌,传承历史文化,建筑设计以仿汉建筑风格为主,彰显历史文化特色;大中坝、小中坝和草房沟组团在建设的过程中,需确立“向高空要地、向高层要品位”的理念,采用“高容低密”的开发模式,小中坝和大中坝片区采用现代建筑风格,建筑色彩以浅淡为主,冷暖搭配,创造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滨水坡地型现代城市风貌;小峨眉公园是朝天红色文化和佛教文化宣传学习基地,以体现唐文化和佛教文化为主的建筑风格;草房沟组团生态旅游配套和商业居住为主的现代新城区,城市住宅为多层,村民住宅为低层,步行街为低层,公共建筑以小高层为主,低层公共建筑宜采用仿汉建筑风格,高层公共建筑采用现代建筑形式。 二、强化产业支撑促进城镇化 以构建“工业强区、旅游强区、生态强区、区域文化特色区”发展思路为指导,以建设“广元城市北部中心、川陕结合部物资集散中心、川陕结合部区域文化中心,基本建成全国知名的新型能源和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全国知名的绿色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国知名的蜀道文化旅游和生态养生基地”的“三中心、三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三大产业: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采用“农户+基地+企业”生产模式,重点围绕核桃、蔬菜、畜牧、食用菌、蚕桑五大特色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围绕建成全省最大核桃生产和加工基地、全省最大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川北规模最大土鸡苗繁育基地,着力提品质、育龙头、创品牌,不断提升集约化水平、组织化程度和综合化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努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大力发展工业:全力推进“一区、两片”工业发展。一区:朝天经济开发区;两片:是指大羊片和七盘关片。大羊片以大羊快速路为轴,串联大巴口和羊木等两个组团,规划定位为以矿产资源转化及其相关产业、循环经济产业、新型建材产业为主的产业园区;七盘关片包含原七盘关工业园、七盘关公路物流港和七盘关国际石材城部分用地,规划定位为以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医药医疗器械及相关配套产业、石材综合利用开发产业为主的产业园区。 (三)大力发展旅游和商贸物流业:提升发展旅游业,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剑门蜀道5A级景区北大门(明月峡风景区、龙门阁风景区)、曾家山风景区、秦巴大草甸4A级风景区的创建工作,结合丰富的历史人文和地质生态旅游资源,将朝天镇、曾家镇、青林乡建成川北知名旅游集镇。依托中子、大巴口、羊木三大物流园区,加强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消费,努力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引导人口流动促进城镇化 通过工业园区建设、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吸纳城镇周边居民到城镇工作,实现就地城镇化;通过新农村建设、新型社区建设促进乡村现代化,吸纳周边散居居民定居,与城镇共同构建田园城镇体系,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扶贫移民、生态移民、土地流转,以产业和公共服务配套为支撑,促进散居居民集中到城镇或新型社区定居,促进城镇化建设。 城乡梯次迁移达到人口转移促进城镇化。采用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不离土不离乡三种发展模式。中心城区以城转农:包含羊木镇、沙河镇、朝天镇、中子镇,依托朝天经开区建设以及商贸服务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城镇化主要推动力是来自周边乡镇、农村所释放劳动力的迁入式城镇化,实现中心城区内以及周边乡镇就地城镇化。工贸重镇以业聚农:包含大滩镇、花石乡、东溪河乡,该地区核心实施“以业聚农”的发展策略,迁入式城镇化和本地农村城镇化并举。通过以地换房、换保障和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等多种方式,实现农民向镇区和中心村集中,加强农地规模流转。引导镇区农民向工贸重镇的产业园区和三产服务业转移,引导社区农民以高效、规模化经营农业为主要就业领域。其余乡镇以游富农、以林促农:除了中心城区和工贸型城镇以外,农贸型城镇和旅游型城镇由于交通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本地城镇化受外生政策力和生态制约力约束、内生发展动力同样不足,依靠本地非农产业难以实现全部人口的非农就业。农民以特色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发展及土地使用整合政策创新为依托,逐步实现农民城镇化与产业转型,以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及相关配套服务业为吸纳农民就业的主要领域。 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城镇化 坚持全域统筹,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构建“一心两翼三走廊五条新村示范片”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一心:朝天区中心城市核心区,是全区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依托明月峡景区、龙门阁景区和城市商贸物流发展构建以生态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为特色的服务基地;通过复合交通联系推动三产联动与乡镇间便捷联系,加强对G108沿线乡镇功能提升建设提高聚集能力,形成以朝天为核心,羊木、中子、沙河为辅助,宣河、转斗、蒲家为协作的融合一体的引领朝天区新型城镇化突破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区。两翼:以城镇空间指状集约和星月组团模式,依托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产业支撑和中心镇辐射带动构建东西两翼城镇发展集群。东翼城镇发展集群以中子-曾家镇为核心,平溪、两河口、李家、汪家、麻柳、临溪为协作乡,构建以现代农业、民俗生态旅游业为主的东翼城镇发展集群。三大走廊:羊木河走廊:是承接区域城镇空间、主要人口和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发展区域,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的同时,促进人口聚集,并应与生态环境充分协调发展,主要包含花石乡、东溪河乡和羊木镇。潜溪河走廊:主要位于区域中部广陕高速沿线,是区域经济重点发展带,以朝天中心城区作为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以中子现代农业示范园、朝天核桃现代农业示范园、中子工业园为依托,推进现代农业和工业发展,并促进人口聚集;以龙门阁、明月峡旅游景区为支点,完善升级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立以四川剑门蜀道文化的新兴旅游为主要支撑的旅游服务功能体系,推进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实现景城一体发展。主要包括转斗乡、中子镇、宣河镇和朝天中心城区。嘉陵江走廊:嘉陵江流域南部是全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包含朝天中心城区、沙河镇等区域,依托仇坝工业园、大巴口工业园区为依托,发展建材产业和新型能源及制造业,促进人口聚集于工业园区协调发展;依托朝天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五条新村示范片:广陕高速朝天段核桃产业示范片;中-曾-云蔬菜产业示范片;沙-曾-平畜牧养殖业示范片;转-马-文蚕桑产业示范片;蒲-羊-东食用菌示范片。 五、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城镇化 (一)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创新人口管理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进一步放开城市的落户规定。建立居住证制度、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管理机制,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 (二)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创新土地管理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合理满足城镇化用地需求。建立城镇用地规模结构调控机制,严格土地用途管理,合理调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和供应节奏;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完善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提高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产出率和容积率门槛,探索实行租让结合、分阶段出让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逐步对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实行有偿使用。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赋予农民对 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严格执行宅基 地使用标准,严格禁止一户多宅。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强化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统筹耕地数量管控和质量、生态管护,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激励约束机制。 (三)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组建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平台、分类推进不同类型项目的投融资模式、优化财政支出制度、合理配置城镇化所需政府财力、创新资金多元筹措机制,逐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 (四)健全城镇住房制度。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推动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做到低有保障,高有抑制,有效保障城镇常住人口的合理住房需求。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健全保障性住房制度,建立各级财政保障性住房建设稳定投入机制,扩大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房地产、土地、财税、金融等方面政策,共同构建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 (五)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完善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 |
(联系人:马兴成 联系电话:13881265735) |
广元市朝天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元市公安局朝天区分局 2015年10月15日 |
广元市朝天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广元市公安局朝天区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