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政协 - 提案管理系统
委员提案 >> 努力让广大农民“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
编 号:第〔2〕号 所属类别:委员提案
提案人:民盟朝天支部
  2013年,省委东明书记在凉山调研时,针对当地特殊情况首次提出“四个好”,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随后全省将“四个好”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四川版“目标”。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纵深推进,尤其是安居工程、产业发展、政策兜底等一系列举措的落地落实,广大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但调研发现,“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还有不小差距,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脏乱差问题较为突出。近些年来,我们立足实际,创新机制,探索并走出了一条符合朝天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路径。亮丽的村落民居、完善的基础设施,让山乡居民为之一振,农村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但由于财力不足、项目有限,难以惠及各地山村,加之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完善,新村走廊沿线环境卫生回潮明显,农村脏乱差问题不容乐观。在边远农村,由于基础滞后、经济落后,村容村貌普遍偏差,不少农户不讲卫生,乱丢乱倒、乱堆乱放,个人邋里邋遢,居家环境脏、乱、差。
  二、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赡养父母、团结邻里、善待家人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爱公益等集体观念正在逐步弱化,利己主义思想有所抬头。在有“养儿防老”千年传统的农村,孝敬老人的淳朴民风有所淡化。子女们为赡养老人,互相推诿、兄弟反目、妯娌失和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老人与子女“分家”过日子,“儿女住新房、老人住旧房”“儿女当老板、老人吃低保”。个别贫困户,丈夫一旦重病或失去劳动能力,妻子就弃而远之,不管不顾;个别贫困户,认为看不了电视帮扶部门或干部就脱不了手,本来能看的电视说坏就“坏”了。
  三、不良风气还依然存在。调查发现,一个人均收入6000多元的贫困村,红白喜事、周年、生日、立房、满月、升学、参军、封材、立碑、百期等,一年宴请支出每家平均在两三千元,单次礼金少于100元“拿不出手”,一年礼金人均支出占到人均收入的1/3,个别超过人均收入的1/2。同时,赌博、迷信、攀比等风气一定程度上还普遍存在。有的年轻人,超前消费,眼高手低;有的务工人员,把春节赌博当成面子工程,挣了便赌、赌完再挣,让一年辛苦付之东流。
  四、精神贫困问题日益凸显。尽管各级干部把扶贫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而个别贫困户缺乏信心、怕担风险、不愿尝试、安于现状,精神贫困问题逐渐凸显。个别贫困户缺乏感恩意识,认为“是你要我脱贫,不是我要脱贫”,对扶贫工作不支持、不配合,“等靠要”的懒汉思想有所抬头,造成“政府在帮、干部在干、贫困户在看”。
  好习惯是传家宝,好风气是正能量。将不良习惯和风气的基因切除,让好习惯、好风气蔚然成风,既是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的难点,也是即将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为此建议:
  一、实施先进文化传承行动,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促使农民养成好习惯,农村形成好风气,有赖于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的恒久滋养,有赖于文化力量的巩固和深化。为此,一是着力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让“村村响”、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传递文化正能量,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二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供先进精神食粮,激励群众崇尚科学、向上向善、孝老爱亲、诚信守法、致富奔康。三是培育农村文化品牌,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让社会美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二、实施村落民居整洁行动,建设环境优美村社。在巩固城乡环境治理成果基础上,围绕“四好”村建设,紧扣“六化”行动,一是结合农村危旧房改造、消除土坯房行动及其他扶贫安居工程实施,启动全域新村建设工作,展示朝天民居新风新貌,全面改善农村居家环境。二是结合“厕所革命”,分步实施“三建四改”工程,把爱清洁、讲卫生、勤劳动作为农村评先树优的首要条件,切实改善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公共卫生。三是结合农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常态化推进“环境优美示范村社”建设,倡导垃圾分类,根治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排等脏乱差现象。
  三、实施先进典型选树行动,强化示范引领带动。在广大农村,村社群众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为了让农村居民学有对象、赶有目标,需要发挥正反典型,尤其是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应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通过“好公婆”“好夫妻”“好媳妇”“好儿女”“好邻居”的评选,让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互助互帮成为好村民的典范和标杆;通过“勤劳致富示范户”“卫生宜居示范户”“诚实守信示范户”“遵纪守法示范户”“五好文明示范户”的评选,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落地落实;通过寻找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最好家风、优秀工匠和反面典型,用身边事、身边人展示榜样力量,让广大群众学先进、知荣耻、图自强。
  四、实施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消减农村陈规陋习。随着农村物质条件的逐渐改善,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有所抬头和蔓延。大力实施农村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有助于引导帮助贫困群众、致富家庭不断改变不良风气、革除陈规陋习。结合法治、德治,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在宴席、礼金、彩礼等方面划定“红线”,形成厚养薄葬、喜事新办、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并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常态化机制,推动移风易俗这项“软任务”变成“硬约束”。紧盯农村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规范村“三委”干部的行为操守,对村组干部不孝顺、不诚信、奢侈浪费、大办酒席、参与赌博、迷信等行为进行整治,引导党员干部在干中作表率、走前列,以良好的行为操守带动农村文明风尚的形成。
  五、实施宣传教育培训行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一是强化宣传,借助文化阵地、报刊杂志、新型传媒等载体,开展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通过事迹展播、座谈研讨、巡讲报告、文体比赛等形式,激发群众的道德自觉,引导他们见贤思齐。二是切实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感恩教育、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尽可能在教育、卫生、住房方面让农村居民享受普惠政策,消除贫困群众的“优越”感,引导其化被动扶持为主动脱贫,从思想上摒弃“等靠要”的懒汉思想,调动和激发贫困群众致富奔康的内生动力。三是把“扶智”和“扶志”相结合,强化致富技能培训、务工技术培训和相关专业培训,让贫困户、非贫困户均掌握一技之长,在物质脱贫的同时实现精神同步脱贫,推动“四个好”的目标全面实现。
  (联系人:华伟 13547160478)
审查结果:已立案 信息公开:是
交办时间:2018年5月14日 是否重点:是
督办单位:区委督查室 政府督查室 牵头领导:杜林
主办单位:区委宣传部 协办单位:区委农工委 区住建局 区扶贫移民局 区民政局 区文广新局 区城管局

关于政协广元市朝天区六届三次会议第2号委员提案的回复
民盟朝天支部:
  您在政协广元市朝天区六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努力让广大农民“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根据安排,您提的提案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委农工委、区住建局、区扶贫移民局、区民政局、区文广新局、区城管局协助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17年5月,以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名义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新风进乡村”主题活动的通知》(广朝委宣发〔2017〕22号),在全区广泛开展以环境整治、陋习整治、文明创建、典型选树、文体活动、家风家训传扬、氛围营造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新风进乡村”主题活动,2018年3月在全区广开展了“评先树模”活动和脱贫摘帽“七进村社”活动,截止目前全区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36个,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63.6%;全区所有农村(社区)基本实现了红白理事会全覆盖,因村制定理事会章程,对各类不文明现象进行评议200余次;通过村民推荐、村委会评定、乡镇党委审定、区级相关部门廉洁守法鉴定,区文明办备案等程序,全区共评选各类先进典型1894户(人),在“七进村社”文艺演出中以乡镇党委政府名义进行隆重表彰并择优在“微朝天”公众号上展播。今后,我们将常态化开展“评先树模”活动和“文明新风进乡村”活动,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切实引导全区贫困群众“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
  再次感谢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并诚恳希望一如继往地关心和支持全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此复。
(联系人:邓甫昌 联系电话:0839-8622444)
中共广元市朝天区委宣传部广元市朝天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广元市朝天区民政局
2018年9月27日
落实情况:全部或主要问题已解决(A)
督办审核:已通过
满意评价:满意
反馈意见:暂无
提案编号:2018年度第2号
领衔委员:民盟朝天支部

努力让广大农民“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

  2013年,省委东明书记在凉山调研时,针对当地特殊情况首次提出“四个好”,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随后全省将“四个好”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四川版“目标”。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纵深推进,尤其是安居工程、产业发展、政策兜底等一系列举措的落地落实,广大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但调研发现,“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还有不小差距,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脏乱差问题较为突出。近些年来,我们立足实际,创新机制,探索并走出了一条符合朝天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路径。亮丽的村落民居、完善的基础设施,让山乡居民为之一振,农村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但由于财力不足、项目有限,难以惠及各地山村,加之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完善,新村走廊沿线环境卫生回潮明显,农村脏乱差问题不容乐观。在边远农村,由于基础滞后、经济落后,村容村貌普遍偏差,不少农户不讲卫生,乱丢乱倒、乱堆乱放,个人邋里邋遢,居家环境脏、乱、差。
  二、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赡养父母、团结邻里、善待家人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爱公益等集体观念正在逐步弱化,利己主义思想有所抬头。在有“养儿防老”千年传统的农村,孝敬老人的淳朴民风有所淡化。子女们为赡养老人,互相推诿、兄弟反目、妯娌失和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老人与子女“分家”过日子,“儿女住新房、老人住旧房”“儿女当老板、老人吃低保”。个别贫困户,丈夫一旦重病或失去劳动能力,妻子就弃而远之,不管不顾;个别贫困户,认为看不了电视帮扶部门或干部就脱不了手,本来能看的电视说坏就“坏”了。
  三、不良风气还依然存在。调查发现,一个人均收入6000多元的贫困村,红白喜事、周年、生日、立房、满月、升学、参军、封材、立碑、百期等,一年宴请支出每家平均在两三千元,单次礼金少于100元“拿不出手”,一年礼金人均支出占到人均收入的1/3,个别超过人均收入的1/2。同时,赌博、迷信、攀比等风气一定程度上还普遍存在。有的年轻人,超前消费,眼高手低;有的务工人员,把春节赌博当成面子工程,挣了便赌、赌完再挣,让一年辛苦付之东流。
  四、精神贫困问题日益凸显。尽管各级干部把扶贫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而个别贫困户缺乏信心、怕担风险、不愿尝试、安于现状,精神贫困问题逐渐凸显。个别贫困户缺乏感恩意识,认为“是你要我脱贫,不是我要脱贫”,对扶贫工作不支持、不配合,“等靠要”的懒汉思想有所抬头,造成“政府在帮、干部在干、贫困户在看”。
  好习惯是传家宝,好风气是正能量。将不良习惯和风气的基因切除,让好习惯、好风气蔚然成风,既是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的难点,也是即将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为此建议:
  一、实施先进文化传承行动,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促使农民养成好习惯,农村形成好风气,有赖于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的恒久滋养,有赖于文化力量的巩固和深化。为此,一是着力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让“村村响”、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传递文化正能量,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二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供先进精神食粮,激励群众崇尚科学、向上向善、孝老爱亲、诚信守法、致富奔康。三是培育农村文化品牌,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让社会美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二、实施村落民居整洁行动,建设环境优美村社。在巩固城乡环境治理成果基础上,围绕“四好”村建设,紧扣“六化”行动,一是结合农村危旧房改造、消除土坯房行动及其他扶贫安居工程实施,启动全域新村建设工作,展示朝天民居新风新貌,全面改善农村居家环境。二是结合“厕所革命”,分步实施“三建四改”工程,把爱清洁、讲卫生、勤劳动作为农村评先树优的首要条件,切实改善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公共卫生。三是结合农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常态化推进“环境优美示范村社”建设,倡导垃圾分类,根治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排等脏乱差现象。
  三、实施先进典型选树行动,强化示范引领带动。在广大农村,村社群众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为了让农村居民学有对象、赶有目标,需要发挥正反典型,尤其是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应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通过“好公婆”“好夫妻”“好媳妇”“好儿女”“好邻居”的评选,让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互助互帮成为好村民的典范和标杆;通过“勤劳致富示范户”“卫生宜居示范户”“诚实守信示范户”“遵纪守法示范户”“五好文明示范户”的评选,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落地落实;通过寻找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最好家风、优秀工匠和反面典型,用身边事、身边人展示榜样力量,让广大群众学先进、知荣耻、图自强。
  四、实施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消减农村陈规陋习。随着农村物质条件的逐渐改善,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有所抬头和蔓延。大力实施农村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有助于引导帮助贫困群众、致富家庭不断改变不良风气、革除陈规陋习。结合法治、德治,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在宴席、礼金、彩礼等方面划定“红线”,形成厚养薄葬、喜事新办、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并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常态化机制,推动移风易俗这项“软任务”变成“硬约束”。紧盯农村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规范村“三委”干部的行为操守,对村组干部不孝顺、不诚信、奢侈浪费、大办酒席、参与赌博、迷信等行为进行整治,引导党员干部在干中作表率、走前列,以良好的行为操守带动农村文明风尚的形成。
  五、实施宣传教育培训行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一是强化宣传,借助文化阵地、报刊杂志、新型传媒等载体,开展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通过事迹展播、座谈研讨、巡讲报告、文体比赛等形式,激发群众的道德自觉,引导他们见贤思齐。二是切实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感恩教育、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尽可能在教育、卫生、住房方面让农村居民享受普惠政策,消除贫困群众的“优越”感,引导其化被动扶持为主动脱贫,从思想上摒弃“等靠要”的懒汉思想,调动和激发贫困群众致富奔康的内生动力。三是把“扶智”和“扶志”相结合,强化致富技能培训、务工技术培训和相关专业培训,让贫困户、非贫困户均掌握一技之长,在物质脱贫的同时实现精神同步脱贫,推动“四个好”的目标全面实现。
  (联系人:华伟 13547160478)

( A )类
中共广元市朝天区委宣传部
广元市朝天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广元市朝天区民政局
关于2018年度第2号提案的回复

民盟朝天支部:
  您在政协广元市朝天区六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努力让广大农民“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根据安排,您提的提案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委农工委、区住建局、区扶贫移民局、区民政局、区文广新局、区城管局协助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17年5月,以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名义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新风进乡村”主题活动的通知》(广朝委宣发〔2017〕22号),在全区广泛开展以环境整治、陋习整治、文明创建、典型选树、文体活动、家风家训传扬、氛围营造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新风进乡村”主题活动,2018年3月在全区广开展了“评先树模”活动和脱贫摘帽“七进村社”活动,截止目前全区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36个,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63.6%;全区所有农村(社区)基本实现了红白理事会全覆盖,因村制定理事会章程,对各类不文明现象进行评议200余次;通过村民推荐、村委会评定、乡镇党委审定、区级相关部门廉洁守法鉴定,区文明办备案等程序,全区共评选各类先进典型1894户(人),在“七进村社”文艺演出中以乡镇党委政府名义进行隆重表彰并择优在“微朝天”公众号上展播。今后,我们将常态化开展“评先树模”活动和“文明新风进乡村”活动,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切实引导全区贫困群众“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
  再次感谢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并诚恳希望一如继往地关心和支持全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此复。
当前用户「」您好!欢迎登录政协提案管理系统。  联系电话:0839-8622541 0839-862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