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人大 - 代表议案建议系统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 >> 关于进一步加大中医药产业发展投入的建议
编 号:第〔53〕号 所属类别: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
提案人:陈国荣
  中医药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全区人民群众健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加快,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变化,中医药基础条件差、特色优势淡化等问题日益凸显,难以适应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发展中医药事业刻不容缓。对于进一步加大中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坚持中西医并重
  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二、加大对基层中医院的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和人才配备
  制定规划和目标,争取在多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院注册登记中医科,开设中医诊室,有条件的应设置中药房,配备一定数量的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饮片调剂设备,配置常用的中医药诊疗设备,如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等。同时,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在医师编制内应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三、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服务
  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推动区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逐步完善城乡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四、实施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发展战略 
  (一)培育一批知名中医医师。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入选省、市、区级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是大力推进区级名中医创建工作,激发中医药人员学习钻研中医经典理论、中医基础知识培训,提高学术水平、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区级名中医师定期开展评审,逐步建立起县级骨伤、脾胃、肾病、、肺病、肝病、妇科、儿科、肛肠、康复、针灸、推拿等中医专科专病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标准由卫健局组织专家制订),每年从各级医院选拔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学科带头人到基地轮流学习培训。参照国家和省的做法,区财政一次性给予每个培训基地充足的经费补助,用于基地所需设施设备建设和免费培训人才及带教老师的补助。
  (二)培植一批中医名科。全区建设优秀的区级重点名专科(含农村特色专科)。列入重点专科建设的每个专科,政府财政予以适当补助。支持中医专科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和中药新药开发。
  (三)建设知名中医医院。加大对区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力度,力争三年内将区中医医院建设为符合国家示范标准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再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带动全区中医药服务全面发展。
  五、发展中药事业,保证中医疗效
  (一)改善中药饮片质量。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和配制中药制剂的管理,是优化中药饮片质量,提高中医疗效的保证。目前我区各医院、药店主要以散装中药饮片为主,质量不一,对临床疗效有很大冲击,可增加小包装中药饮片,小包装中药饮片剂量准确、易于复核、效率提高、浪费减少、饮片纯净、有利管理等优势,同时小包装中药饮片扩大了患者的知情权,患者可根据包装上的标识自行核对药品与处方,有利于患者监督调剂质量、了解中草药知识,再者,小包装中药饮片还有利于促进中药饮片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 
  六、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一)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加强中医药古典医籍、历代医药学家学术思想、民间传统医药知识与技术整理、研究和利用。由区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建立本地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研究室,鼓励名老中医专家总结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著书立说、传授学术思想;做好传统中药炮制、制剂技术工艺和老药工经验的挖掘整理,传承推广。
  (二)加快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鼓励、支持区中医医院建立临床研究室,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中医药有关的科技评审或鉴定活动,应当体现中医药特色,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
  (三)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要按照国家《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要求,要大力弘扬行业传统职业道德,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保护和宣传。组织力量,精心设计,在区中医医院内建设一座道地中药展览馆及中医药文化成列馆。
  七、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我区中医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中心的定位,大力支持区中医医院的建设,以区中医医院为中心,引领全区社区、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加强中医经典及基础知识培训,提高中医在临床中的疗效,建设梯队形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快培养,建立一批结构合理,层级分明的高素质中医人才队伍。
  (二)培育创新人才和西学中人才。鼓励医疗机构和企业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和学术领军人物。鼓励高年资西医师脱产带薪系统学习中医,培养西学中人才。
  (三)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卫技人员应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培养模式,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力争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和乡镇卫生服务机构的推广覆盖率达到100%,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力争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实现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实实在在为基层群众提供中医药技术服务。 
  八、发展中医药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建议中医药材种植基地将中药材种植作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的中药途径,以市场为导向,扶持一批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村、专业户,选择适宜品种种植。
  九、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
  大力推进中医药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六进”活动,普及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推广培训中医药“治未病”养生保健知识,让全社会更加了解、支持中医药事业。
审查结果:已审查 信息公开:是
交办时间:2020年9月4日 是否重点:否
督办单位:区委目标绩效办 区政府办公室 牵头领导:孙玉娟
主办单位:区卫健局 协办单位:区人社局 区蚕药业中心 区农业农村局

关于广元市朝天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3号代表建议的回复
陈国荣代表:
  您在广元市朝天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中医药产业发展投入”的建议(编号53号),已经区政府交由我局牵头办理。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区人社局、区蚕药业中心、区农业农村局认真办理,及时落实各项工作建议。现将办理结果函复如下:
  一、关于“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大对基层中医医院的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和人才配备”的建议
  一是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位置,成立了由区政府区长任组长的朝天区中医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相关规划,结合朝天实际,因地制宜编制了《“健康朝天2030”规划纲要》《朝天区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朝天区中医药服务发展规划》《健康养生及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通过规划引领,不断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近年来,通过中医药先进县区的创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设置了中医科,基层医疗机构开设了中药房,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及中药饮片调剂设备,充分发挥了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三是配置了中医药诊疗相关设施设备,如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等,进一步提升了中医药服务水平。四是在医共体建设中,突出了中医药的主导地位,加大支持力度。
  二、关于“实施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发展战略”的建议
  由于我区中医药人才相对匮乏,缺少知名中医医师,下一步我们着眼名中医人才的培养。一是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人员入选省、市、区级名老中医专家库。二是大力推进区级名中医评选工作,激发中医药人员学习钻研中医经典理论、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每年从各级医院选拔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学科带头人到上级医院轮流学习培训。三是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争取一定的培训经费,给予一定的的经费补助,用于基地所需设施设备建设、免费人才培训及带教老师的补助。四是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力争培植一批中医名科。在全区建设优秀的区级重点名专科(含农村特色专科),凡列入重点专科建设的中医专科,区级财政予以适当补助。支持中医专科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和中药新药开发。五是进一步加强知名中医医院建设。进一步加大区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力度,力争两年内将区中医医院建设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带动全区中医药服务全面发展。
  三、关于“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及中药事业,保证中医疗效”的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二是积极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并逐步完善城乡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三是不断强化中药饮片质量监管,保证中医疗效。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的管理,优化中药饮片质量,提高中医疗效。我们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监管,同时积极向药商反映,争取实行中药饮片小包装化,确保质量,且有便于调剂煎服。
  四、关于“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针对我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的问题,将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升中医药服务技能。一是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力度,在农村定向医学生培养名额分配中保证中医药人才的数量,给予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在医师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按照我区中医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中心的定位,大力支持区中医医院的建设,以区中医医院为中心,引领社区、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中医经典及基础知识培训,提高中医在临床中的疗效,建设梯队形人才,并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快人才培养,建立一批结构合理,层级分明的高素质中医人才队伍。二是进一步培育创新人才和西学中人才。鼓励医疗机构和中药材生产企业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和学术领军人物。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卫技人员应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培养模式,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
  五、关于“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加强中医药古典医籍、历代医药学家学术思想、民间传统医药知识与技术整理、研究和利用。由区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建立本地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研究室,鼓励名老中医专家总结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著书立说、传授学术思想;做好传统中药炮制、制剂技术工艺和老药工经验的挖掘整理,传承推广。二是继续做好中医药师承和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按照国家《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要求,要大力弘扬行业传统职业道德,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保护和宣传。组织力量,精心设计,积极争取在区中医医院内建设一座道地中药展览馆及中医药文化成列馆。
  六、关于“发展中医药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将中药材种植作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以市场为导向,扶持一批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村、专业户,选择适宜品种种植。二是不断强化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将加强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对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广元市医药大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合作,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对中药材进行深加工,不断发展壮大我区中药材产业。
  陈国荣代表,感谢您对我区中医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请您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扎实抓好区中医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工作,配置必要的医疗设施设备,合理配置中医药人员,建立好薪酬制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基层,不断满足农村居民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联系人:冯天连 联系电话:13981269037)
广元市朝天区卫生健康局广元市朝天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广元市朝天区蚕桑和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广元市朝天区农业农村局
2020年11月16日
落实情况:正在解决或列入规划逐步解决(B)
督办审核:已通过
满意评价:满意
反馈意见:暂无
建议编号:2020年度第53号
领衔代表:陈国荣

关于进一步加大中医药产业发展投入的建议

  中医药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全区人民群众健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加快,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变化,中医药基础条件差、特色优势淡化等问题日益凸显,难以适应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发展中医药事业刻不容缓。对于进一步加大中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坚持中西医并重
  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二、加大对基层中医院的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和人才配备
  制定规划和目标,争取在多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院注册登记中医科,开设中医诊室,有条件的应设置中药房,配备一定数量的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饮片调剂设备,配置常用的中医药诊疗设备,如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等。同时,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在医师编制内应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三、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服务
  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推动区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逐步完善城乡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四、实施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发展战略 
  (一)培育一批知名中医医师。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入选省、市、区级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是大力推进区级名中医创建工作,激发中医药人员学习钻研中医经典理论、中医基础知识培训,提高学术水平、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区级名中医师定期开展评审,逐步建立起县级骨伤、脾胃、肾病、、肺病、肝病、妇科、儿科、肛肠、康复、针灸、推拿等中医专科专病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标准由卫健局组织专家制订),每年从各级医院选拔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学科带头人到基地轮流学习培训。参照国家和省的做法,区财政一次性给予每个培训基地充足的经费补助,用于基地所需设施设备建设和免费培训人才及带教老师的补助。
  (二)培植一批中医名科。全区建设优秀的区级重点名专科(含农村特色专科)。列入重点专科建设的每个专科,政府财政予以适当补助。支持中医专科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和中药新药开发。
  (三)建设知名中医医院。加大对区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力度,力争三年内将区中医医院建设为符合国家示范标准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再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带动全区中医药服务全面发展。
  五、发展中药事业,保证中医疗效
  (一)改善中药饮片质量。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和配制中药制剂的管理,是优化中药饮片质量,提高中医疗效的保证。目前我区各医院、药店主要以散装中药饮片为主,质量不一,对临床疗效有很大冲击,可增加小包装中药饮片,小包装中药饮片剂量准确、易于复核、效率提高、浪费减少、饮片纯净、有利管理等优势,同时小包装中药饮片扩大了患者的知情权,患者可根据包装上的标识自行核对药品与处方,有利于患者监督调剂质量、了解中草药知识,再者,小包装中药饮片还有利于促进中药饮片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 
  六、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一)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加强中医药古典医籍、历代医药学家学术思想、民间传统医药知识与技术整理、研究和利用。由区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建立本地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研究室,鼓励名老中医专家总结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著书立说、传授学术思想;做好传统中药炮制、制剂技术工艺和老药工经验的挖掘整理,传承推广。
  (二)加快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鼓励、支持区中医医院建立临床研究室,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中医药有关的科技评审或鉴定活动,应当体现中医药特色,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
  (三)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要按照国家《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要求,要大力弘扬行业传统职业道德,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保护和宣传。组织力量,精心设计,在区中医医院内建设一座道地中药展览馆及中医药文化成列馆。
  七、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我区中医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中心的定位,大力支持区中医医院的建设,以区中医医院为中心,引领全区社区、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加强中医经典及基础知识培训,提高中医在临床中的疗效,建设梯队形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快培养,建立一批结构合理,层级分明的高素质中医人才队伍。
  (二)培育创新人才和西学中人才。鼓励医疗机构和企业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和学术领军人物。鼓励高年资西医师脱产带薪系统学习中医,培养西学中人才。
  (三)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卫技人员应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培养模式,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力争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和乡镇卫生服务机构的推广覆盖率达到100%,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力争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实现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实实在在为基层群众提供中医药技术服务。 
  八、发展中医药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建议中医药材种植基地将中药材种植作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的中药途径,以市场为导向,扶持一批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村、专业户,选择适宜品种种植。
  九、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
  大力推进中医药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六进”活动,普及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推广培训中医药“治未病”养生保健知识,让全社会更加了解、支持中医药事业。

( B )类
广元市朝天区卫生健康局
广元市朝天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广元市朝天区蚕桑和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
广元市朝天区农业农村局
关于2020年度第53号代表建议的回复

陈国荣代表:
  您在广元市朝天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中医药产业发展投入”的建议(编号53号),已经区政府交由我局牵头办理。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区人社局、区蚕药业中心、区农业农村局认真办理,及时落实各项工作建议。现将办理结果函复如下:
  一、关于“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大对基层中医医院的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和人才配备”的建议
  一是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位置,成立了由区政府区长任组长的朝天区中医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相关规划,结合朝天实际,因地制宜编制了《“健康朝天2030”规划纲要》《朝天区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朝天区中医药服务发展规划》《健康养生及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通过规划引领,不断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近年来,通过中医药先进县区的创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设置了中医科,基层医疗机构开设了中药房,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及中药饮片调剂设备,充分发挥了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三是配置了中医药诊疗相关设施设备,如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等,进一步提升了中医药服务水平。四是在医共体建设中,突出了中医药的主导地位,加大支持力度。
  二、关于“实施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发展战略”的建议
  由于我区中医药人才相对匮乏,缺少知名中医医师,下一步我们着眼名中医人才的培养。一是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人员入选省、市、区级名老中医专家库。二是大力推进区级名中医评选工作,激发中医药人员学习钻研中医经典理论、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每年从各级医院选拔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学科带头人到上级医院轮流学习培训。三是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争取一定的培训经费,给予一定的的经费补助,用于基地所需设施设备建设、免费人才培训及带教老师的补助。四是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力争培植一批中医名科。在全区建设优秀的区级重点名专科(含农村特色专科),凡列入重点专科建设的中医专科,区级财政予以适当补助。支持中医专科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和中药新药开发。五是进一步加强知名中医医院建设。进一步加大区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力度,力争两年内将区中医医院建设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带动全区中医药服务全面发展。
  三、关于“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及中药事业,保证中医疗效”的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二是积极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并逐步完善城乡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三是不断强化中药饮片质量监管,保证中医疗效。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的管理,优化中药饮片质量,提高中医疗效。我们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监管,同时积极向药商反映,争取实行中药饮片小包装化,确保质量,且有便于调剂煎服。
  四、关于“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针对我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的问题,将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升中医药服务技能。一是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力度,在农村定向医学生培养名额分配中保证中医药人才的数量,给予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在医师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按照我区中医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中心的定位,大力支持区中医医院的建设,以区中医医院为中心,引领社区、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中医经典及基础知识培训,提高中医在临床中的疗效,建设梯队形人才,并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快人才培养,建立一批结构合理,层级分明的高素质中医人才队伍。二是进一步培育创新人才和西学中人才。鼓励医疗机构和中药材生产企业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和学术领军人物。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卫技人员应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培养模式,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
  五、关于“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加强中医药古典医籍、历代医药学家学术思想、民间传统医药知识与技术整理、研究和利用。由区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建立本地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研究室,鼓励名老中医专家总结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著书立说、传授学术思想;做好传统中药炮制、制剂技术工艺和老药工经验的挖掘整理,传承推广。二是继续做好中医药师承和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按照国家《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要求,要大力弘扬行业传统职业道德,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保护和宣传。组织力量,精心设计,积极争取在区中医医院内建设一座道地中药展览馆及中医药文化成列馆。
  六、关于“发展中医药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将中药材种植作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以市场为导向,扶持一批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村、专业户,选择适宜品种种植。二是不断强化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将加强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对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广元市医药大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合作,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对中药材进行深加工,不断发展壮大我区中药材产业。
  陈国荣代表,感谢您对我区中医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请您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扎实抓好区中医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工作,配置必要的医疗设施设备,合理配置中医药人员,建立好薪酬制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基层,不断满足农村居民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当前用户「」您好!欢迎登录代表议案建议系统。 技术咨询:Mychat@foxmail.com 联系电话:0839-8620399 0839-8625656